第45章 母後早逝嫡公主45
關燈
小
中
大
第45章 母後早逝嫡公主45
春日的美好已經有無數人歌頌過,春花、春風、春景和那賞春的人。你在賞景,也是別人眼中的風景。
今日春光正好,景華興致勃發,在一株海棠樹下調弄琵琶。她坐在一條花色繁覆華麗的氈毯上,粉紅色的海棠花瓣落在她素色的衣襟裙擺,紅得越紅,素得越素,春風拂面,偶爾讓發絲在臉頰上調皮,好一幅春景美人圖。
在這溫暖的春景中,景華手中的琵琶慢慢成了調子。
開始的時候,曲調如眼前春光、春景一樣宜人,暖風熏人醉,春花迷人眼。可是慢慢的,風冷了下來,弦聲單薄起來,猶如嗚咽,如泣如訴,思念濃稠得仿佛從曲調中流淌出來一般。
這樣的轉變是自然而言的,毫不突兀的,春風不可能一直是溫暖的,它是風啊,總要吹來些什麽,再帶走些什麽。
興之所至、情之所至,在山野中、海棠花樹下,一首懷人思遠的曲子,就這樣誕生了。
不僅演奏者如癡如醉,傾聽者也深受觸動。
皇帝微服而來,身邊只帶了大總管高德和禁軍統領蕭文,皇帝見多識廣,在他面前弄琴者,皆是大家。而他依然被女兒的琴聲所打動,這不是愛女之心濾鏡加成。
皇帝想聽得更清楚一些,忍不住上前幾步,卻踏碎加下青草,發出簌簌響聲。
不好,親身驟停——驚動了彈琴的人。
景華回頭一看,連忙起身福禮:“父皇怎麽來了。”一邊把皇帝讓到樹下氈毯上,一邊向高德和蕭文頷首致意。
原本坐著的阮娘早已起身退到一旁,忐忑不知如何是好。
皇帝盤腿坐在氈毯上,旁邊有一矮桌,上面擺著茶水、點心、香爐和書本。皇帝手搭在桌上,笑道:“朕來瞧瞧你。除了過年時候見過一面,朕幾個月不曾見你的面了。怎麽做如此悲聲,可是日子不松快?”
“父皇誤會了,我很好。山中日子清凈,日日為外祖父、母後祝禱,為父皇祈福,充實又平靜。至於這曲子,有感而發罷了。”
皇帝隨手拿起矮桌上的書,發現是一本游記,上有先皇後批註。皇帝翻到書簽那一頁,墨跡有新有舊、深淺不一。游記寫的是入山野巡訪海棠樹事情,旁邊是發妻的筆跡,提了一首《人日思歸》“入春才七日,離家已二年。人歸落雁後,思發在花前。”
人日啊……皇帝覺得自己可能是真的老了,才會看到熟悉的字跡就想起很多久遠的事情。本以為那些平常小事早已淹沒在時光裏,可此時想來,發妻垂眸時眼角的淚光卻那樣清晰。他們的長子,就夭折在人日。傳說女媧創造天地蒼生,大年初一是雞,大年初二是狗,初三是狗,初四是羊,初五是牛,初六是馬,初七是人。所以初七又被稱作人日,人日的時候是要戴人勝的,百官皆以皇家賜下人勝、彩勝為榮耀,祈求一年吉祥如意。當年自己剛親手把人勝貼在屏風上,鳳儀宮卻傳來了二皇子病重的消息。
爾後就是夭折、入殮,發妻病重難以開懷,才有這座海棠別宮。
在海棠別宮,他們夫妻扶持著走出了兒子夭亡的陰影,可發妻卻在幾年後還是離開了他。孩子夭折的時候,正是發妻嫁入宮中的第二年,她思歸的地方是哪裏?
皇帝把目光從遠山近樹收回,重新落到這本游記上,新的墨痕寫下烏黑油亮的二字“當歸”。這樣飽滿堅定的筆觸,不像彈出剛才悲音的樣子。
皇帝揚了揚游記,景華會意抿嘴一笑:“今年,該是去年了,在宮裏過了人日才到別宮。女兒是個慢性子,到了今日,被這滿樹海棠勾動思緒,突然想起了母後,才做此曲。”
“沈澱的總是好東西。”皇帝不在意一笑,“怪不得朕從未聽聞,原來是你新作的,再為朕彈一遍吧。”
景華坐在剛才阮娘的位置上,抱起琵琶,重新演奏。重覆了剛才彈過的樂章,接下來卻怎麽也續不上了,勉強試了幾次,皆不成曲調。
“續不上了。”景華有些遺憾,笑道:“剛才想著母後音容笑貌,心中全是親人不在的沈郁淒涼,如今父皇就在身邊,心中熨帖,哪裏還續得上曲子。”
“怪朕,擾了一支妙曲誕生。罷了,你換一曲吧。”皇帝好似不把景華委婉的奉承放在心上,目光又轉回了山間風景。
景華換了一首《春光》,曲調歡快明麗,與今日入目所見一般生機勃勃。
一曲終了,皇帝撫掌讚嘆:“我兒有才。之前還有無知小人彈劾你收容女妓,可見他們謬矣。”
“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,那些滿目骯臟、心存偏見之人的狹隘話,女兒只當沒聽過。”景華放下琵琶,把小泥爐移過來煮茶。
“你就是那個善彈琵琶的?”
皇帝一問話,阮娘立刻跪倒行禮,心中不安更甚。別說一國之君,就是普通人家的父親,誰願意自己的女兒與她這等人牽扯上關系?剛才皇帝的剛來,阮娘立刻起身,想侍奉茶水,卻被明顯是內侍的官人擋開。經此一遭,阮娘忐忑更甚,如今被皇帝詢問,更是緊張得不知如何回話。
強自穩定心神,阮娘恭敬道:“正是民女。”小心機的點出自己有了良民身份,不再是卑微的女妓、
“試奏一曲。”
皇帝吩咐,阮娘拿過自己的琵琶,剛要席地而坐,卻見惠國公主往旁邊移了移,給自己空出一個位子來。
她們到山間野炊彈琴,本只有兩塊氈毯,先前公主和她一人一塊,如今陛下坐了原先公主的主位,她的位置上公主正在烹茶。此情此景,連跟隨在陛下身邊的兩位大人都只能侍立,她卻能有一個座位。阮娘心中感動莫名,卻不敢表現出來,默默坐到公主旁邊,起手便彈出了感激之聲。
對阮娘這樣以琵琶為生的人而言,樂曲早在心中,她不通那些宮廷樂曲,不懂那些高雅之音,被公主一個讓位的動作所感,也不再忐忑揣摩陛下的心思。陛下若要聽宮廷正音,何必讓她一個小女子演奏。阮娘終於定下心神,公主這樣尊重善待她,她也不能墜了風骨,丟了公主的顏面。阮娘只奏自己擅長的、喜歡的,活潑快樂如山間小溪清泉。
一曲、一曲、又一曲,待景華把茶煮好分給皇帝和蕭文等人喝了,賞好了春景,皇帝才微微頷首,示意停下。
“身世堪憐,心性堪誇,技藝純熟,可謂國手。”
阮娘一怔,失禮得擡頭看了看皇帝。阮娘見過許多人,正當紅的時候,那是世家公子看她的眼神也不過那樣。她精心專研的曲子,在他們眼裏和街邊小唱沒有區別。可在陛下的眼裏,她看到了慈悲。
阮娘突然響起佛寺道觀裏的神佛塑像,神佛也曾這樣微垂眼簾,慈祥悲憫得註視世人。阮娘感受到天子以萬民為子女的巨大震動,仿佛第一次感受到“子民”二字的力量。
阮娘深深拜服在地上,恭送皇帝離開。對他們伶人樂者而言,獻藝於一國之君,是無上光彩榮耀。得陛下這十六字評價,不枉此生。
景華送皇帝下山,父女二人迎著滿山海棠樹,微風拂過,紅的、粉的、白的花瓣就紛紛揚揚落到了兩人肩上。
到了山腳,皇帝平淡道:“朕欲在今年聖壽上宣布立儲一事,你也回宮來吧。”
“父皇聖明,此時立太子,父皇悉心栽培二十載,可初窺門徑。再歷練二十載,托以家國天下,不負祖宗基業,不負父皇也。”景華同樣平淡,倒襯得身後的高德和蕭文挑眉擠眼不莊重了。
皇帝撒然一笑,“你倒驚乖。不指望兩個二十載,再給朕一個二十年就夠了,為朝廷、為天下培養一個優秀的儲君,把江山交托到可靠的儲君手中,朕才安心啊。上車吧。”
景華就這樣不帶一片雲彩的跟著皇帝回了宮。
那些生活上的小事不必她操心,自然有女官、宮女為她打點整理。回到慶雲宮,迎接她的是接到消息翹首以盼的九皇子。
九皇子把這大半年宮裏的新鮮事都告訴她:鳳儀宮一系的處境好了很多,畢竟是多年的枕邊人,皇帝也不是石頭。過年很多典禮需要帝後共同主持,皇後理所當然重新占據主位。四皇兄被遷居到了京城,和蕭表姐的婚事就定在下個月。三公主的婚事也定了,是陽頤侯府的世子。陽頤侯是開國侯爵之一,只是子孫不肖,到世子這代剛好第五代。君子之澤,五世而斬。若要維持榮耀,尚主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。
景華也把今日和皇帝的談話告訴九皇子,不知道高德的職業素養和蕭文在忠孝之間如何選擇,不知蕭家人是否知道皇帝有意立儲。景華笑道;“父皇聖壽在金秋,滿打滿算也不超過六個月了。這六個月,於誰都至關重要,事情會接踵而至,你準備好了嗎?”
“阿姐放心,我們已經準備了十多年,不是嗎?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春日的美好已經有無數人歌頌過,春花、春風、春景和那賞春的人。你在賞景,也是別人眼中的風景。
今日春光正好,景華興致勃發,在一株海棠樹下調弄琵琶。她坐在一條花色繁覆華麗的氈毯上,粉紅色的海棠花瓣落在她素色的衣襟裙擺,紅得越紅,素得越素,春風拂面,偶爾讓發絲在臉頰上調皮,好一幅春景美人圖。
在這溫暖的春景中,景華手中的琵琶慢慢成了調子。
開始的時候,曲調如眼前春光、春景一樣宜人,暖風熏人醉,春花迷人眼。可是慢慢的,風冷了下來,弦聲單薄起來,猶如嗚咽,如泣如訴,思念濃稠得仿佛從曲調中流淌出來一般。
這樣的轉變是自然而言的,毫不突兀的,春風不可能一直是溫暖的,它是風啊,總要吹來些什麽,再帶走些什麽。
興之所至、情之所至,在山野中、海棠花樹下,一首懷人思遠的曲子,就這樣誕生了。
不僅演奏者如癡如醉,傾聽者也深受觸動。
皇帝微服而來,身邊只帶了大總管高德和禁軍統領蕭文,皇帝見多識廣,在他面前弄琴者,皆是大家。而他依然被女兒的琴聲所打動,這不是愛女之心濾鏡加成。
皇帝想聽得更清楚一些,忍不住上前幾步,卻踏碎加下青草,發出簌簌響聲。
不好,親身驟停——驚動了彈琴的人。
景華回頭一看,連忙起身福禮:“父皇怎麽來了。”一邊把皇帝讓到樹下氈毯上,一邊向高德和蕭文頷首致意。
原本坐著的阮娘早已起身退到一旁,忐忑不知如何是好。
皇帝盤腿坐在氈毯上,旁邊有一矮桌,上面擺著茶水、點心、香爐和書本。皇帝手搭在桌上,笑道:“朕來瞧瞧你。除了過年時候見過一面,朕幾個月不曾見你的面了。怎麽做如此悲聲,可是日子不松快?”
“父皇誤會了,我很好。山中日子清凈,日日為外祖父、母後祝禱,為父皇祈福,充實又平靜。至於這曲子,有感而發罷了。”
皇帝隨手拿起矮桌上的書,發現是一本游記,上有先皇後批註。皇帝翻到書簽那一頁,墨跡有新有舊、深淺不一。游記寫的是入山野巡訪海棠樹事情,旁邊是發妻的筆跡,提了一首《人日思歸》“入春才七日,離家已二年。人歸落雁後,思發在花前。”
人日啊……皇帝覺得自己可能是真的老了,才會看到熟悉的字跡就想起很多久遠的事情。本以為那些平常小事早已淹沒在時光裏,可此時想來,發妻垂眸時眼角的淚光卻那樣清晰。他們的長子,就夭折在人日。傳說女媧創造天地蒼生,大年初一是雞,大年初二是狗,初三是狗,初四是羊,初五是牛,初六是馬,初七是人。所以初七又被稱作人日,人日的時候是要戴人勝的,百官皆以皇家賜下人勝、彩勝為榮耀,祈求一年吉祥如意。當年自己剛親手把人勝貼在屏風上,鳳儀宮卻傳來了二皇子病重的消息。
爾後就是夭折、入殮,發妻病重難以開懷,才有這座海棠別宮。
在海棠別宮,他們夫妻扶持著走出了兒子夭亡的陰影,可發妻卻在幾年後還是離開了他。孩子夭折的時候,正是發妻嫁入宮中的第二年,她思歸的地方是哪裏?
皇帝把目光從遠山近樹收回,重新落到這本游記上,新的墨痕寫下烏黑油亮的二字“當歸”。這樣飽滿堅定的筆觸,不像彈出剛才悲音的樣子。
皇帝揚了揚游記,景華會意抿嘴一笑:“今年,該是去年了,在宮裏過了人日才到別宮。女兒是個慢性子,到了今日,被這滿樹海棠勾動思緒,突然想起了母後,才做此曲。”
“沈澱的總是好東西。”皇帝不在意一笑,“怪不得朕從未聽聞,原來是你新作的,再為朕彈一遍吧。”
景華坐在剛才阮娘的位置上,抱起琵琶,重新演奏。重覆了剛才彈過的樂章,接下來卻怎麽也續不上了,勉強試了幾次,皆不成曲調。
“續不上了。”景華有些遺憾,笑道:“剛才想著母後音容笑貌,心中全是親人不在的沈郁淒涼,如今父皇就在身邊,心中熨帖,哪裏還續得上曲子。”
“怪朕,擾了一支妙曲誕生。罷了,你換一曲吧。”皇帝好似不把景華委婉的奉承放在心上,目光又轉回了山間風景。
景華換了一首《春光》,曲調歡快明麗,與今日入目所見一般生機勃勃。
一曲終了,皇帝撫掌讚嘆:“我兒有才。之前還有無知小人彈劾你收容女妓,可見他們謬矣。”
“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,那些滿目骯臟、心存偏見之人的狹隘話,女兒只當沒聽過。”景華放下琵琶,把小泥爐移過來煮茶。
“你就是那個善彈琵琶的?”
皇帝一問話,阮娘立刻跪倒行禮,心中不安更甚。別說一國之君,就是普通人家的父親,誰願意自己的女兒與她這等人牽扯上關系?剛才皇帝的剛來,阮娘立刻起身,想侍奉茶水,卻被明顯是內侍的官人擋開。經此一遭,阮娘忐忑更甚,如今被皇帝詢問,更是緊張得不知如何回話。
強自穩定心神,阮娘恭敬道:“正是民女。”小心機的點出自己有了良民身份,不再是卑微的女妓、
“試奏一曲。”
皇帝吩咐,阮娘拿過自己的琵琶,剛要席地而坐,卻見惠國公主往旁邊移了移,給自己空出一個位子來。
她們到山間野炊彈琴,本只有兩塊氈毯,先前公主和她一人一塊,如今陛下坐了原先公主的主位,她的位置上公主正在烹茶。此情此景,連跟隨在陛下身邊的兩位大人都只能侍立,她卻能有一個座位。阮娘心中感動莫名,卻不敢表現出來,默默坐到公主旁邊,起手便彈出了感激之聲。
對阮娘這樣以琵琶為生的人而言,樂曲早在心中,她不通那些宮廷樂曲,不懂那些高雅之音,被公主一個讓位的動作所感,也不再忐忑揣摩陛下的心思。陛下若要聽宮廷正音,何必讓她一個小女子演奏。阮娘終於定下心神,公主這樣尊重善待她,她也不能墜了風骨,丟了公主的顏面。阮娘只奏自己擅長的、喜歡的,活潑快樂如山間小溪清泉。
一曲、一曲、又一曲,待景華把茶煮好分給皇帝和蕭文等人喝了,賞好了春景,皇帝才微微頷首,示意停下。
“身世堪憐,心性堪誇,技藝純熟,可謂國手。”
阮娘一怔,失禮得擡頭看了看皇帝。阮娘見過許多人,正當紅的時候,那是世家公子看她的眼神也不過那樣。她精心專研的曲子,在他們眼裏和街邊小唱沒有區別。可在陛下的眼裏,她看到了慈悲。
阮娘突然響起佛寺道觀裏的神佛塑像,神佛也曾這樣微垂眼簾,慈祥悲憫得註視世人。阮娘感受到天子以萬民為子女的巨大震動,仿佛第一次感受到“子民”二字的力量。
阮娘深深拜服在地上,恭送皇帝離開。對他們伶人樂者而言,獻藝於一國之君,是無上光彩榮耀。得陛下這十六字評價,不枉此生。
景華送皇帝下山,父女二人迎著滿山海棠樹,微風拂過,紅的、粉的、白的花瓣就紛紛揚揚落到了兩人肩上。
到了山腳,皇帝平淡道:“朕欲在今年聖壽上宣布立儲一事,你也回宮來吧。”
“父皇聖明,此時立太子,父皇悉心栽培二十載,可初窺門徑。再歷練二十載,托以家國天下,不負祖宗基業,不負父皇也。”景華同樣平淡,倒襯得身後的高德和蕭文挑眉擠眼不莊重了。
皇帝撒然一笑,“你倒驚乖。不指望兩個二十載,再給朕一個二十年就夠了,為朝廷、為天下培養一個優秀的儲君,把江山交托到可靠的儲君手中,朕才安心啊。上車吧。”
景華就這樣不帶一片雲彩的跟著皇帝回了宮。
那些生活上的小事不必她操心,自然有女官、宮女為她打點整理。回到慶雲宮,迎接她的是接到消息翹首以盼的九皇子。
九皇子把這大半年宮裏的新鮮事都告訴她:鳳儀宮一系的處境好了很多,畢竟是多年的枕邊人,皇帝也不是石頭。過年很多典禮需要帝後共同主持,皇後理所當然重新占據主位。四皇兄被遷居到了京城,和蕭表姐的婚事就定在下個月。三公主的婚事也定了,是陽頤侯府的世子。陽頤侯是開國侯爵之一,只是子孫不肖,到世子這代剛好第五代。君子之澤,五世而斬。若要維持榮耀,尚主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。
景華也把今日和皇帝的談話告訴九皇子,不知道高德的職業素養和蕭文在忠孝之間如何選擇,不知蕭家人是否知道皇帝有意立儲。景華笑道;“父皇聖壽在金秋,滿打滿算也不超過六個月了。這六個月,於誰都至關重要,事情會接踵而至,你準備好了嗎?”
“阿姐放心,我們已經準備了十多年,不是嗎?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